因華夏電影節(jié)的舉辦,京城幾乎處處可見電影海報,氛圍濃厚,皆是要參加展映的作品,來自全國、世界各地的電影人陸續(xù)齊聚京城。
其中更有趁著這個時間來京城旅游的客人們,車站多了不少警察兵,又成立咨詢臺,昆侖書局也印發(fā)了最新版來京旅游指南給電影節(jié)期間到京游客。
此次舉辦地點在華夏戲劇大學(xué),一共展映十五天,將會對外售票。
而且但凡購票進入的觀眾,在離開的時候可以把門票中特制的一聯(lián),投給自己最喜歡的影片,最后產(chǎn)生一個最受觀眾歡迎獎。
京城居民作為紀霜雨最早、最堅實的支持者,此時也展現(xiàn)了他們熱情好客的一面。
“您打哪兒來?一看就是去華戲參加電影節(jié)的吧,過幾天就開幕了,趕緊去買票吧,一張那是一天的。最近的票房就設(shè)在長樂戲園,買完了,還能看場戲!”
“您是喜歡紀霜雨?那給您推薦一個好去處,旅游手冊上不會寫,您上小鼓胡同,那是紀霜雨以前住的地方,好多他的鄰居,看著他長大那種,跟他們嘮嘮,能知道不少趣事?!?br/>
“就在華戲門口,有租《鏡花水月》戲服、道具的,還帶攝影師,有這個條件,可以換了再去合影!”
“哪國來的?我想想左拐買票用外語咋說來著……昨天人家才教過我。”
這個期間,甚至誕生了華夏第一批職業(yè)導(dǎo)游……
那些小吃攤也特別會做生意,搗鼓一些電影里出現(xiàn)過的食物,或者干脆八竿子打不著,給它起個和電影人物沾邊的名字,生意居然也挺不錯。
……
第一屆華夏電影節(jié),開幕式上,除卻電影界人士,亦有鄒暮云、周老太爺之類官員名流捧場,中外記者成堆,再加上大批觀眾,把整個學(xué)校塞得滿滿當當。
黎牧用他的鏡頭記錄著這一切,拍攝下擔任開幕式主持的趙嵯峨一上臺,便博得滿場歡呼與尖叫。此片紅遍海內(nèi)外,在場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另外還有一位算是副主持,精通中文的洋人,是從制片公司借來的,負責翻譯。
不過好些洋人看了很多遍華夏電影,在趙嵯峨說到關(guān)鍵詞時,他們已然是歡呼鼓掌了,還有人能字正腔圓地喊趙嵯峨的名字。
這雖然是華夏第一次舉辦電影節(jié),但紀霜雨參加過的電影節(jié)太多了,也不乏作為評委出席,對其中流程知之甚多,因此整個儀式感十足,有條不紊,細節(jié)安排妥當。
紀霜雨本人也代表委員會上臺致辭了,嘴炮向來是他的強項,自然信手拈來,“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感謝各位的出席。影戲,是繼詩歌、舞蹈、音樂、繪畫、建筑、雕塑后的第七種藝術(shù),也是融匯了前六者的產(chǎn)物……”
先把電影藝術(shù)給夸一遍,然后細述一下電影藝術(shù)大師,包括了電影的各行,他多會捧人啊,聽得剪輯師、編劇、演員……等等職業(yè)的人士,全都心情愉悅。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