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拜師啟蒙
沈大有現(xiàn)在一心一意心疼的人無非就是沈思君一人罷了,若是沒有小小的沈思君還在世上,天天陪著他,讓他有個牽掛的話,恐怕他當年是無法振作起來的,說不得沒多久就會跟著李樂樂“去了”。
因此,沈大有對于沈思君的學業(yè)問題是非??粗氐模粊硎撬胍o她這個寶貝女兒創(chuàng)造最好的條件,還有一個便是為了完成李樂樂當年的遺愿。
沈大有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從清虛觀回來的那天,李樂樂有多開心地告訴他想要去女學念書,想要讓自己的兒女日后念書,懂得很多詩詞歌賦,說起話來就很有文采,也永遠忘不了他回縣城之后便興沖沖到書店買了好些兒童的啟蒙書籍拿給李樂樂看,李樂樂簡直愛不釋手、手不釋卷......
不知道為什么,雖然李樂樂已經離開自己六年了,但是沈大有每次回想起她都會覺得特別的清晰,她的音容笑貌總是深深地印刻在自己心上,半分不會褪色。
因為對女兒求學這件事很上心,沈大有早就打聽好了,若是想要進清虛觀旁邊那所很有名的韻詩女學,需要讓女兒在九歲或者十歲的時候參加韻詩女學的入學考試,年級再大一些女學就不收了。
而且韻詩女學雖然坐落在自己家這個小縣城邊上,確是有名得很,聽說是一位很有名的夫人開辦的女學,這位夫人身后不僅僅有州府中的關系,似乎還有京城那邊的身家背景,貌似是一個能夠直達天聽的人物。
所以在韻詩女學念書的女學生們頗有一些是來自縣里、州里的高官、富戶之女,甚至偶爾還會零星有幾個從京城遠道而來求學的學生呢,所以它的入學考試相當難考。
為此,給自家女兒開蒙就得花大價錢、大人脈請一個極好的老師,琴棋書畫等等各項都讓她從小學起來,否則是無法通過韻詩女學的入學考試的。
經過多方打聽,沈大有了解到縣城中有一戶人家裴家乃是書香人家,裴老爺祖上似乎是貴族出身,老家在州府,因此通過九品中正制中州中正大人的推薦得到了“鄉(xiāng)三品”的評價,后來被朝廷授予了從七品的官職,就到他們這個小縣城里安家落戶了。
他有個獨子喚作裴文林,據(jù)說是極有文采的,但是苦于裴老爺這個從七品的官職不入流,沒有機會得到中正大人的推薦,一直沒有出頭、沒能得到個一官半職。
但是這個裴文林也是個人物,他年輕時候游學時,憑著自己的文采斐然,虜獲了當年在韻詩女學就讀的薛氏女薛傲白的芳心,抱得美人歸,算是整個小縣城之中第一個娶到韻詩女學學生的人。
婚后,因為裴家家底不豐,薛傲白半是為了貼補家用,半是為了能廣收弟子答疑解惑,傳揚自己的名聲,于是她開了一個針對女子的啟蒙學堂。
她這個啟蒙學堂教學的內容非常的有針對性,囊括了琴棋書畫等各個方面,完全針對韻詩女學的入學考試,收費那是相當?shù)馁F,一般人是上不起,也舍不得在家中女兒身上花這么多錢的。
但是一個縣城之中總有些家中有錢也有眼光的人,他們當年咬牙出了大價錢將自己家中的女兒送了去薛傲白的啟蒙學堂念書,啟蒙了幾年下來還真有人考中了韻詩女學!
消息傳出去之后,整個縣城的人家都沸騰了,進入韻詩女學那可是一步登天梯啊,莫說是女兒進入之后會不會認識什么貴女作為人脈,有機會加入貴族家,或者是成為貴族和官家的小妾。
單單只是在女兒需要定親的時候對方放出風聲去——我這個女兒可是在韻詩女學念書的——絕對就能讓媒人踏破門檻,上桿子求著自家嫁女兒。
于是,整個縣城里只要家中有余錢能夠負擔得起薛傲白蒙學的學費,都拼了命想要將女兒塞進來,求薛傲白給自家女兒開蒙,以便自家女兒日后能夠考上韻詩女學。
不過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薛傲白現(xiàn)在不缺生源不缺銀子,招收女子開蒙的標準也提升了,雖然不至于像韻詩女學那么難,但是也需要對女子進行面試,測測她們的心性如何,是否和自己投緣,是否適合收為自己的學生等等。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